自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启动以来,短时间内完成大体量的核酸检测工作,无疑也是对检测效率的一场极为严峻地考验。除了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医护人员,还有一群鲜为人知的“幕后志愿者”,他们手提蓝色转运箱,穿梭于核酸检测点和检验室之间,充当着特殊的“快递员”。
作为“快递员”中的一员,这是邵元亮第三次选择奔赴“战场”,尽管因为事故而造成的手部活动有些不便,但并没有阻挡他急切地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脚步,得知花园口村有需求,主动请缨,经过专业地培训之后,奔赴在各个样本中转运输点,保证采集样本第一时间送检,助力疫情防控跑出“加速度”,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
穿上笨重地防护服,骑上他心爱的“小电电”,开始了邵元亮的“两点一线”。从核酸检测开始,每隔20分钟,就要将标本送到镇核酸检测样本转运集散点。据了解,花园口镇辖区8个村、1个社区,每轮参加核酸检测人员共5万人左右,花园口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约1.2人,占全镇的24%,检测标本转运数量可想而知。
“我们从一开始的2小时一转运,到现在的20分钟一转运,就是要压缩样本在路上的时间,一定要以最快速度将样本送检。”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却又为了将所有标本又稳又快送达,邵元亮尽量减少喝水次数,只为省下更多地时间花费在路程上面,而这一天,他要循环往复地跑至少18趟。
从核酸采集、核酸检测、到核酸“快递”,再从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到志愿者们,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不轻松。“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世上确实没有超级英雄,有的只是像邵元亮这样默默无闻地“奉献者”,他们不过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将萤火汇聚成了星河,和时间赛跑、和病毒较量,是战“疫”担当,也是最可爱的人。(惠济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