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琴凳上,表情专注,十根手指在琴键上灵巧地翻飞,精彩的演奏令人如醉如痴。而让人震撼的是,演奏出如此美妙乐曲的竟然是一名从小就双目失明的男孩儿。前不久,一位12岁盲童参加河南省许昌市庆祝建党100周年音乐舞蹈大赛的视频走红网络,这位盲童就是许昌市特殊学校的学生张世博。
“对我们盲童来说,钢琴是我们‘看’世界的很好方式。非常感谢忽老师和她的‘音乐改变人生——盲童钢琴推广教学’项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021年7月8日,张世博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
缘起:与盲童结缘,缘于偶然
张世博所说的忽老师叫忽晓,她是许昌群众艺术馆文艺部主任,也是圈内颇有名气的钢琴教师。
2018年的一天,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忽晓萌生了为残障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培训的想法。张世博和其他两个孩子成为她的学生。
张世博在弹琴 王婵 摄
3年多的时间里,张世博和其他两个孩子在忽晓的帮助下,认识了音符,可以熟练演奏乐曲。“最近,我在练习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经典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但我觉得有点儿难。”张世博对记者说这番话时,语气里带着一丝委屈,稚嫩的小脸上带着些许倔强,他不愿服输。
由于盲童的特殊性,他们无法出门和其他孩子交朋友。
然而问题来了,没有前车之鉴的教学经验,这些特殊的学生该如何教?对于忽晓来说,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教会孩子各种正确的弹琴触键技巧。
从开始查阅资料、主动联系国内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成绩和经验的机构或专家,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了解和对几名视障儿童以“一对一”教学模式展开的试验性教学实践,忽晓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案。
教学:迎难而上,教盲童学弹钢琴
记者在忽晓写的教学笔记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这些视障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过钢琴,连音高概念都没有,教学难度真是太大了。
学习钢琴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对于视力障碍的孩子更是难上加难,但忽晓迎难而上。
忽晓说,视障儿童可以用触觉感受音乐互动。由于视障儿童的特殊性,进行专项培训之前,必须要分别对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这对忽晓来说无疑是个新的难题。为此,忽晓数次到郑州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们取经,通过对孩子们的了解,再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给孩子制定了“私人”教学方案。
就这样一点一滴、一跬一步,经过3年多的努力,几名视障儿童成功地从认识键盘到听力训练、从触键教育到熟练演奏,忽晓用音符帮他们开启了通向美丽人生之门!
愿望:用音乐帮助更多盲童
正常的孩子学习钢琴尚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盲童又怎么学习钢琴呢?对盲童来说,熟悉键盘和曲谱才是最大的困难。钢琴有88个键,曲谱更复杂,高音、低音、和弦、音程都需要区别。最开始,这些孩子很多音符听不出来是什么音,只能由忽晓老师唱一句,孩子弹一句,或是忽晓老师直接把他们的手放在一个位置,让他们一点一点地形成“肌肉记忆”。
但由于从小看不见的缘故,孩子们脑海中的认知概念是非常有限的,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盲童却无法理解。于是,他们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有些困难是常人意想不到的。但忽晓凭着耐心,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尝试各种方法,用爱心引领孩子度过了最困难的钢琴学习初级阶段。
忽晓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她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负责许昌拾音童声合唱团的日常排练和艺术指导。她一直盼着自己能将盲童学音乐这件事做好,探索出一条盲童学音乐的成熟路子,这样就能为更多的残障儿童提供舞台了。
“歌德曾言:‘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虽然这些盲童有着不太一样的童年,但是他们都有着对未来的希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奋斗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忽晓充满信心地说。(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