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青山伴忠魂!光山县八旬老人为红军烈士守墓半个多世纪

发表时间:2021-04-02  来源:河南文明网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3月31日,绵绵细雨中,84岁的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王茂贵老人,颤巍巍来到村头花山寨会议旧址纪念地,为烈士铜像“洗脸擦身”,洒一杯清酒,祭奠长眠于此的英灵。

   

  从红军墙到红军墓园处,是一条长长的台阶。拾级而上,平阔的山顶上矗立着9块烈士墓碑,除了姚志修、胡柱先、匡占华外,其他墓碑上均写着“无名烈士墓”,他们在斛山寨战斗中身负重伤,因缺医少药牺牲在此。

  “这些烈士年轻轻就为革命牺牲了,俺现在还享受政府转业军人的补贴,为他们守墓义不容辞。”

  青山,竹林,铜像,墓碑。通过老人介绍,一段封存了大半个世纪的红色历史呈现在眼前:1934年立冬,打破了敌人的追堵计划后,11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25军于傍晚来到县城西南部的花山寨脚下。这个小村寨南北两面环山,易守难攻,西有花山湖作天然屏障,东面是平坦的农田,唯有一条田埂通入村子,攻能进,退能守,是个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

  11月11日晚,在这里的一间土坯房里,幽微烛光下,中共鄂豫皖省委召开了第14次常委会议。徐宝珊、吴焕先、程子华、郑位三、戴季英、程子华等中共高级将领围坐在一起,依据中央文件精神及周恩来的指示,他们作出英明的选择,最终决定率领红25军立即实行战略转移,开启了红二十五军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红二十五军曾经的长征决策地,当地政府将村南红军驻守的呈掎角之势的两座山“犁铧山”和“神磨石岭”分别更名为“红军山”和“长征岭”,打造了红军墙等地标性党史“打卡地”(当地人称“大红旗”)

   

  “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二十五军的北上抗日;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二十八军的重建和壮大。所以说啊,没有共和国的将士们,哪来现在的幸福生活?”自1958年复员回乡后,王茂贵便坚持义务看守花山寨烈士陵墓,义务为前来参观瞻仰的游客讲解。半个多世纪以来,王茂贵已经数不清自己到底在这条台阶上走了多少回。

  他说,自己年事已高,今生最大愿望是能在有生之年,借助各方力量为这些英烈找到亲人,让英烈不再孤独,也希望后人不忘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花山苍翠,青史留名。老人的话,道出了当地百姓的心声。当年红二十五军到达花山寨时,这里山路崎岖,道路泥泞,村民们家徒四壁、食不果腹,有的只是对红军战士的一腔热忱。

  现如今,花山寨下,从“红军山”俯瞰花山村,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民居绿树掩映;一汪汪新整修的池塘碧波荡漾;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通村到组;一个个产业基地热火朝天,满山遍野的油茶、茶叶等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大红旗”下,革命老区的人们正秉承着红色血脉,全力奔跑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大道上。(大河网记者 薛小磊 通讯员 涂文娟 盛鹏 黄晓婉)

【责任编辑:安 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