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以爱之名 携手战“疫”

发表时间:2020-05-15  来源:河南文明网

  编者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战“疫”路上,他们是亲人,更是战友;危难面前,他们同心同行,相扶相依。他们把小家融入大家,把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为战胜疫情、复工复产贡献着最美“家力量”。今天是第27个国际家庭日,本报记者走近这些平凡而又闪光的家庭,聆听他们的战“疫”故事,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

  小餐桌见证大担当 

   

  杜享孙玲夫妇在医院门口短暂会面。

  家门外,空液化气罐上搭块儿木板就成了一张简易的小餐桌。丈夫杜享狼吞虎咽地吃着妻子准备的午餐;妻子孙玲则倚在门口,看着丈夫,不时关心几句……今年1月29日,一则“医生妻子家门口搭桌子送饭”的抖音小视频刷爆朋友圈,令不少网友泪目。

  1月21日,潢川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时任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的杜享挑起了潢川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医疗救治诊疗组副组长的担子。连续4天工作到凌晨,杜享顺利完成了对全县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了医院感染病区和发热门诊工作,并分批次组建了医疗救治队伍。

  “他害怕把病毒传染给我们,从大年初一起就搬到宾馆住了。”孙玲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医院工作特别忙,每天能看到丈夫的时间,就是吃午饭时的10多分钟。

  2月28日,杜享又率第四批56人的医疗队赴宁和医院一线,接下潢川最后一轮医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接力棒。

  丈夫逆向前行,妻子也不甘落后。自兼任潢川县公之益志愿服务协会副会长以来,她积极组织承办公益活动16场,募集资金2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在杜享冲上抗疫一线的第二天,孙玲就把7岁的女儿交给父母,走上了助力抗疫的公益战线。在一线最缺口罩的时候,她四处找资源,终于协调到4000只N95口罩,连夜冒雪送到医院。通过努力,她先后募集到价值10多万元的抗疫物资。

  是夫妻也是战友 

   

  王海淼到群众家中走访,帮助他们就近务工。

  “多亏了王书记的帮助,我才顺利找到了工作。”5月12日,唐河县东王集乡郑沟村的毕桂莲高兴地坐上了去浙江打工的汽车。

  毕桂莲口中的王书记就是在郑沟村驻村的第一书记王伟。走在郑沟村,只要提起王伟,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在扶贫一线,王伟的努力付出,让郑沟村换了一个模样;在抗疫一线,她的辛苦坚守也没有白费,郑沟村不仅没有新冠肺炎病例,如今村里的生产生活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能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我的战友——我的丈夫大河屯镇秦岗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海淼。”王伟告诉记者。

  2017年11月,时任唐河县统计局副局长的王伟刚休完产假就接到组织部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同时,丈夫王海淼也向单位提出了驻村申请。两人被同时选派,毅然决然奔向了扶贫一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正月初四开始,夫妻俩更是以村为家。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王伟将不到3岁的儿子带在身边,一起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他们是‘驻村夫妻’,也是‘抗疫夫妻’。”郑沟村村干部宋新庆说,“有一次,王伟书记和大家一起在办公室登记信息,怀里抱着熟睡的儿子,那场景真的让人感动。”

  “不论是扶贫还是抗疫,都是我和爱人难忘的经历,我们要携手并肩,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王伟说。

  特殊的“家庭基金” 

   

  李翔(右)在社区执勤。

  每个月,李翔和他的家人都要拿出一些钱放到储蓄罐里,用于交特殊党费、开展帮扶活动等。5月13日,记者走进李翔家中,看到了一个透明的储蓄罐,上面用毛笔写着“党员之家家庭基金”几个大字。

  李翔是郑州市政府办公厅的一名党员干部。“我家有5口人,除了5岁的女儿,都是党员。”谈及设立“家庭基金”的初衷,李翔告诉记者,这是他的母亲齐跃群提议设立的。

  从2017年起,李翔一家每个月都要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64岁的老党员齐跃群是活动的“负责人”。由于经常去社区帮助他人实现“微心愿”、去外地参观红色基地,李翔一家就设立了这笔专项经费支付必要的开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李翔一家立即从“家庭基金”中拿出1万元汇给武汉市慈善总会和郑州市红十字会。疫情防控期间,李翔一直都没闲着,他主动到社区报到,值岗巡逻。他的妻子杨晓秀多次求购防护用品,把数百斤消毒液、数百个防护口罩捐赠给所在单位;他的父母也经常端着热腾腾的饭菜送给坚守在防疫点上的工作人员。

  李翔一家还从“家庭基金”中拿出一部分钱,定制了5件白色的“队服”。最近一个多月,每到周末,李翔一家都会“组队”帮老年人年审老年卡。

  “现在已经年审了5300多张老年卡。”李翔说,他和家人从“家庭基金”中预留一部分,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交10元保险费。

  爱心果蔬送“疫”线 

   

  大棚里,端木趁芳带领妇女掐掉草莓多余枝叶。

  “今天棚里多少人上工?分一组人去分拣包装,那边人手不够。”“分红大会的音响再检查一下,嘱咐大家戴好口罩。”5月14日,南乐县张果屯镇烟之东村党支部书记、南乐县联富果蔬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赵战秒的电话从早上开始就响个不停。

  “现在还不是最忙的时候。”赵战秒笑着说,“前一阵,我在忙着村里的疫情防控,我爱人端木趁芳带着妇女在棚里干活,女儿和儿子也一直在村口卡点值班,一家四口天天从白忙到黑。”

  联富果蔬种植合作社共有大棚700余座,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是全县远近闻名的专业合作社。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正是合作社复工复产的重要节点。“防控要做好,大棚里的西红柿、草莓也不能荒了。”3月底西红柿进入采摘高峰期,端木趁芳每天都要和700多名姐妹一起在大棚里剪叶、采摘、分拣包装。为了提高产量,赵战秒也利用疫情防控的间隙,啃着方便面去邻村学习蜜蜂授粉技术,并将这项技术成功引入合作社,使草莓的产量提高了80%。

  今年2月,看到医务人员、志愿者在战“疫”一线辛苦工作的新闻后,端木趁芳感动不已,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她对丈夫说:“咱家钱虽然不多,但是大棚里种着蔬菜水果,给他们送点吧。”夫妻俩一拍即合。就这样,价值2万元的120箱草莓、9箱西红柿、1车大白菜被分送到县里一线防疫人员手中。

  令夫妻俩最高兴的是,虽有疫情,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蔬菜水果的收成和销路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社员们的收入有了保障。(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安 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