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垃圾分类撬动社区治理新支点

发表时间:2019-10-30  来源:河南文明网

刘婵

    备受关注的郑州版垃圾分类方案来了!近日,《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运输和处置、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也标志着郑州生活垃圾分类即将全方位进入实质操作层面。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虽然12月1日才正式开始推行,但河南老百姓对垃圾分类理念并不陌生,观念输入和价值倡导早已开始,基层有试点先行先试,通过媒体报道,很多人也切身感受到了“垃圾围城”的危害。《办法》虽然划出一道硬杠杠,但出台的过程本身就是酝酿探讨的过程,也是达成共识的过程,可以说,从各方面我们都做好了这项公共政策平稳开局的准备。

    乍一看,河南人口基数这么大,让人人都弄清楚“小龙虾是湿垃圾还是干垃圾”“奶茶喝完咋扔”,似乎“很难”;但若是不分类,眼下的确“轻松”,但长期的生态环境、土地资源成本最终还是要全社会共同承担,未来会更难。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面对不理解的声音,关键还在于解释好政策的“成本收益曲线”,前端最重要的是避免“破窗效应”,这需要刚性约束和监督,立好规矩、养成习惯、树立风气,让分类达到较高的准确率;后端要破解“前分后混”的沉疴宿疾,确保公共治理的公信力。今年年底前,郑州市内九区都要建成一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就是为了保证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真正闭环。

    其实,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利用的“产业链”,只要政策科学、技术得当、模式可行就可以建立起来,相对容易。重点和难点还在“人”身上,即对每个产生垃圾的“人”的宣传、引导和组织、动员。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质上说,垃圾分类就是一项城市综合治理工程,而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支点,也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最大突破口和抓手。社区治理工作做好了,居民的工作做好了,有决心也有知识,有态度更有行动,垃圾分类就成功一大半,就能将垃圾分类催生的“共情感”转化为共治力。

    从其他城市的经验来看,垃圾分类是社区治理难点,也可以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新支点。上海虹桥街道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双向促进法”,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业委会关系明显熟络了;杭州良渚文化村社区设立业主自律互助公约,运用“红黑榜”评判机制为垃圾分类护航;广州越秀区黄花岗社区引入“互联网+”思维,干湿垃圾分类后“扫一扫”能积分,卖废品全程模拟“滴滴打车”抢单……综合运用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网格管理、落实到户等多种形式,把社区党员、群众骨干、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凝聚在一起,实现从“围着垃圾转”到“围着人心转”,就能把垃圾分类新时尚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开局重在开头。我们重视开头,一方面是因为悠悠万事,开头最难,另一方面因为开头顺利,成功一半。垃圾分类从日常生活中的“选答题”变为“必答题”,已然在中原大地吹响号角。让我们齐心协力、刚柔并济、扎扎实实迈出第一步,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安 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