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2022年第1期

发表时间:2022-01-18  来源:河南省文明办

  河 南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简 报

  (第1期)

  河南省文明办

  2022年1月1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摘编之二

  ●林州市“人人都努力  林州更美丽  红旗渠畔文明之花别样红

  ●辉县市建阵地强组织项目  服务群众精准发力

  ●睢县强化“三个突出”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档升级

  ●商城县文明实践扬新风  幸福商城满园春

  河南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摘编之二

  林州市“人人都努力  林州更美丽

  红旗渠畔文明之花别样红

  林州是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2019年10月林州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第二批全国试点县。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强阵地、塑品牌、广发动、聚合力,开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高位统筹建阵地。一是统筹人员力量压责任。始终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党政正职大员上阵,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逐项攻克重点难点,形成“三级书记”共同抓、镇村干部齐上阵、广大群众都参与、文明实践遍地开的工作局面。二是统筹改革设机构。设立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市志愿服务中心两个实体机构,确定编制22人,各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安排编制4人,专职从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运行工作。三是统筹资源建场所。林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占地3800平方米,分为文明实践中心和志愿服务中心两大功能区,下设20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8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所、站建设全覆盖。把文明村镇创建职能划归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发挥作用情况,纳入文明村镇评选前置条件。

  二、弘扬精神树新风。一是扬艰苦创业之风。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等红色精神在林州孕育形成,红旗渠精神更是被纳入首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依托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廉政教育基地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广泛开展红旗渠精神“五进”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人人都努力 林州更美丽”的创业热情。二是扬勤俭节约之风。制定《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工作方案》,评选文明家庭300个、“好媳妇”380个,其中1个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了“一约四会”和移风易俗办公室目前达到了“红事一天毕,白事一碗菜”的成效,一年为群众节省资金1000多万元。三是扬诚实守信之风。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开展了诚信企业、诚信村、诚信个人评选,表彰了30家诚信企业200个诚信村。

  三、深入发动抓志愿。一是“三级书记”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清洁家园”“全民洗城”“文明出行”等活动为载体,市委中心组成员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带头坚持每周开展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从机制到自愿再到习惯。二是贤达人士支持参与志愿服务事业。依托市志愿者协会,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新乡贤等典型人物,捐款捐物常态化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累计募捐款物2.61亿元,发放2.45亿元,受益人数达34.6万人次。三是民间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现有各类志愿者队伍810支,注册志愿者21.3万余人。《今日中国》9月3日刊登《河南林州:满城尽是志愿红》,《人民日报》11月11日刊登《志愿服务在林州蔚然成风》。“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理念成为城乡居民的共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时,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接近100%。 

  四、外引内联聚合力。一是主动对接上级资源。认真落实省市要求,主动与省高院、河南警察学院对接沟通,邀请陈彦亮、闫炜等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到林州宣讲,为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整合优化专业资源。组建百姓宣讲团、红旗渠宣讲团、红旗渠艺术团等团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红旗渠精神主题宣讲、文艺演出等文明实践活动2000余场。红旗渠宣讲团获评“红色旅游进校园”全国优秀案例。三是深入挖掘群众资源。依托文明实践所、站,利用红旗渠故事宣讲、亲子阅读分享、村级春晚等途径,发现民间人才,培训骨干力量,打造“永远不走”的宣传队。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推行农民夜校,集中向农民宣讲党的政策、法律知识、实用技能,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辉县市建阵地组织项目  

  服务群众精准发力

  辉县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集壮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蕴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辉县市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健全机构,强化阵地,统筹资源,凝聚力量,着力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

  一、加强阵地机构建设,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辉县市独立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1人,专门从事文明实践工作2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文明实践所,在54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文明实践站,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形成了全域推进、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建立文明实践联席会议制度,20个市直单位轮流在文明实践中心值班,全面参与中心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工作重点,齐心协力抓好落实。

  二、抗击疫情灾情,文明实践彰显强大力量。在抗击疫情关键时刻,辉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200余支队伍、10多万志愿者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年防汛救灾期间,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迅速行动、三级动员、广泛参与,组织志愿救援奔赴抗洪救灾最前沿,帮助疏散转移群众2万余人,踊跃参加封堵河口大堤、搬运分发物资、开展灾后消杀等工作;组织志愿者在交通路口、仓库等地为外驰援车辆、志愿者提供服务,感恩回报全国全省各地志愿者的帮助;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为受灾群众送去生产生活物资。组织3个志愿服务救援队共60多人到山西多个地方参加抗洪救灾,送去辉县人民的一份爱心善意。在省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辉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协调救灾物资、资金总计价值3700多万元。

  三、动员社会力量,激发文明实践动力活力。一是用好民间志愿服务力量将全市比较活跃的2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纳入文明实践队伍,帮助他们策划项目、开展培训、募集资金,构建遍布全市的服务网络。辉县义工的“爱心小信封”助学项目已累计为800多名贫困学生捐助学费128.8万元。辉县市志愿者协会的“童眼看世界”研学旅行项目累计组织1000余名贫困学生走出家门看世界。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全国道德模范裴春亮、范海涛在防汛救灾期间分别捐款500万元。裴春亮带领全家和春江集团70名党员组成抢险救援突击队,来到水灾严重的占城镇、峪河镇等地开展紧急救援,帮扶安慰受灾群众。裴寨村的“大喇叭朗读时间”入选中央文明办文明实践100个优秀案例。范海涛带领孟电集团职工组建了110人的防汛抢险突击队连续转战新乡、辉县、卫辉等多个战场,救援转运受灾群众2800余人范海涛所在的南李庄村实行文明家庭积分认领制在全省推广。今年以来裴春亮、赵化录、张锦文等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开展文明实践宣讲300余场次。三是吸收社会组织参与中心日常管理。3个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进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帮助策划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培训志愿者等。10个团体和20个文明实践成员单位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180余场次,为偏远山区孩子送去了欢乐。今年以来参与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志愿者达2000余人次时长超过2万小时。

  四、真诚服务群众文明实践项目常态长效。一是关爱帮扶困难群体。围绕助老助残、扶弱济困实施了“乡里乡亲360”“幸福来敲门”“阳光助残·万里行”“折翼天使”“粥香共城”等爱心项目。其中“折翼天使”助残项目已帮助40多名残疾人成功创业组织500多名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二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着眼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施了“老潘说书”“小板凳课堂”、文艺志愿服务乡村行、川中社区大学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活动800余场次服务群众30万余人次。川中社区大学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三是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结合地处太行山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实施了“为爱护航”“让爱回家”等项目为在山区遇急遇险的特殊群体送去最及时的帮助。其中“让爱回家”公益寻人项目帮助30多个失联老人和儿童顺利与家人团聚;山地救援、道路救援累计救助3000余人。

  睢县强化“三个突出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档升级

  近年来,睢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持高起点推动、高标准建设,突出抓好实践方法和内容创新,通过常态长效的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突出全面抓建设坚持全面铺开、全行业参与、全域建设,做到全体动员、全员上阵。一是组织体系全覆盖。建立中心、所、站三级组织,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将文明实践中心办事机构批准为正科级全供事业单位,编制17人;将文明实践所设为乡镇常设机构,配备1名专职实践员;在村实践站明确1名实践员,推动三级机构有人干事。二是实践阵地全覆盖。突出规范化建设,明确“十个一”标准,建成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个乡镇实践所、545个村实践站。有效整合县域公共服务场所,建成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06个,全面构建了点多面广、功能完善的“15分钟服务圈”。三是志愿队伍全覆盖。组建1支县级志愿服务总队,建强10支县级常备队伍和90支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培育1795支村镇文明实践服务队孵化了“斑马救援”“睢州公益”等21支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推动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不同领域、各行各业。四是线上线下全覆盖。在“云上睢县”嵌入“文明实践”板块,做到项目同策划、活动同开展、信息同推送、平台同展示从“融、聚、合”三方面统筹推进“两中心”建设,畅通了文明实践活动新渠道。

  二、突出服务抓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推动文明实践各项活动聚人心、有活力、实效。一是探索新方法。创办“空中课堂”网上宣传专栏,编排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孝善文化、移风易俗等微视频,创作《睢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之歌》《睢县志愿者之歌》和《从南湖起航》等红色歌曲,在传唱中把文明实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二是打造新模式。建成集项目发布、活动展示、群众点单、成效考核的文明实践志愿信息平台,健全了“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信息化流程。三是完善新机制。建立县委领导挂点联系文明实践所站机制、联席会议机制、考核机制和志愿者嘉许激励机制依托县慈善总会建立文明实践专项基金,仅今年“9.9”公益日当天就筹集资金130余万元做到了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三、突出常态抓实践根据群众需求,孵化了“孝善敬老”“新时代宣讲师”“爱心早餐”“水上义务救援”等35个文明实践品牌服务项目,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8000余场次,受众60万人次一是与推动乡村振兴相结合。围绕“一老一小一困”,精心谋划“孝善敬老”“孤困儿童救助”“万名党员帮万户”等特色项目。针对贫困老人,设立县乡村三级孝善基金,向1.8万名贫困老人发放孝善基金2亿多元;开展“孝善敬老”志愿服务,举办孝善大讲堂,联系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帮扶;连续4年举办全县“孝善敬老”模范表彰大会,对1.6万余名三级孝善模范隆重表彰。针对孤困儿童,启动“孤困儿童救助”志愿服务,实现了全县308名孤困儿童精准帮扶。针对困难家庭,开展“万名党员帮万户”志愿服务,搜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精准派单、限时办理,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二是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积极开展“乡风文明红旗村”等六面“红旗村”争创活动,健全“一约五会”村民自治体系,开展“乡村光荣榜”选树、“星级文明户”认领等创建活动,推动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建强志愿服务队伍,在疫情防控中,招募4000多名志愿者开展人员排查、卡点值守、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志愿服务三是与助力文明创建相结合。将文明实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测评体系,融入文明县城建设大局,先后筹划启动了春节“十送”“文明城市·志愿有我”志愿服务月“志愿服务进社区”“志愿服务乡村行”等专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等形式,有效推动了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商城县文明实践扬新风  幸福商城满园春

  商城县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平台,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构建“阵地标准化、队伍专业化、项目清单化、活动常态化、服务精准化”的工作格局。

  一、试点带动,打造聚人气的群众家园商城县是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坚持试点先行、全面推进,实行县乡村三级党委书记负责制,打造三级联动的文明实践阵地体系。成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核定事业编制9个,政府采购岗位6个,确保了有人干事。乡、村两级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按照有机构、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的“六有”标准,建成文明实践所23个、文明实践站370个。今年7月,信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商城县召开。

  二、精准策划,打通暖民心的服务路径一是用心策划优质项目。聚焦群众需求,制定年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打造项目品牌20个,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连续6年实施“华儒圆梦”关爱孤贫少儿和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累计筹资300余万元,资助200余名孤贫学生圆了上学梦。二是用力打造人才队伍。成立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全县共成立志愿服务队532支,民间志愿服务组织24个,注册志愿者6.7万余人,打造了人数多、素质优的文明实践队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每年举办文明实践培训班,今年 6月份,在郑州开展了为期3天的省住建厅帮扶商城共建文明小区工作培训班,有力提升了专业志愿服务水平。三是用情组织实践活动。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群众参与,精心策划“讲、评、帮、乐、庆、赛”六种类型的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实践参与中得到精神滋养。今年举办理论宣讲、科技培训等活动300余场次,“讲”出新思想。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评”出好榜样。其中,余善伟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肖乃军被评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有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积极帮助“鳏寡孤独残”等人群解决生活困难,“帮”出一家亲。今年7月份开展援助新乡抗洪救灾活动,募集资金51万元、爱心物资7115件;9月份与省住建厅联合开展“助你圆梦 见你成长”助学活动,筹资50万元,资助100名大学生。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乐”出好日子。举办大别山民俗文化节、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庆”出好兆头。开展“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广场舞比赛等赛事活动,“赛”出新风采,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三、融通互促,开辟扬新风的大众平台一是信息互通。融通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开辟“融媒体中心+文明实践中心”运作新路径,实现实践活动与舆论传播有效互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二是平台联通。开发“文明商城”数控云系统,嵌入融媒体中心平台,通过大数据收集群众需求,公布服务项目,实现了“融媒宣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让群众感受指尖上的便利。三是工作贯通。围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万人助万企等重点工作,发挥“两中心”互补优势,找准结合点精准发力,有效推动了重点工作的高质高效落实。

  四、改革创新,探索可持续的保障机制一是设立文明实践基金。印发《商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今年6月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正式挂牌运行,目前已接收捐资1360万元。二是严格实施督导考评。加强实践所站运行和活动项目实施效果考评,坚持每月一检查、每季度一站队、每半年一观摩交流、每年年终总考评,以严格的督导考评倒逼责任落实,促进文明实践工作做真、做实。三是落实奖补激励措施。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50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奖补资金,专门用于奖补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活动开展,有效调动了乡、村两级积极性。

【责任编辑:朱 丽文】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