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西华县强化四个举措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发表时间:2015-11-03  来源:河南文明网

  去年以来,西华县以乡镇政府所在地、首批59个和第二批92个试点村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原则,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今年3月,余下的299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第三批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西华县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服务群众、锤炼干部、加快城乡发展”的路子,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精准定位:明确把省市提出的“美丽乡村”专项行动提升为常规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和日常任务常抓不懈,走出“整治——反弹——整治”的怪圈。二是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的组织实施、日常监督考核和长效管理制度的建立等;同时各乡镇、试点村也要建立相应工作小组。三是科学规划:结合各乡镇实际,选准试点,先行先试;制订《西华县开展“美丽乡村”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整治标准和工作要求。四是精心部署:2014年8月20日,召开县、乡和试点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印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西华县“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

  一是在县电台、电视台、《今日西华》报、手机报等媒体开辟专栏,播报和刊登“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激励各乡镇相互学习交流,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二是在各乡镇、试点村召开动员会、观摩会153场次,组织发动在外务工经商创业人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党员群众,通过不同方式积极参与。三是组织县处级领导和分包县直单位、各乡镇干部职工,开展大宣讲、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大造声势。四是出动宣传车25辆,张贴标语1万余份,发放“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15万份,悬挂过街条幅600余幅,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五是引导各试点村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全面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三、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把美丽乡村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目标考核体系,严格检查评比验收。二是落实工作职责:实行县处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及县直局委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级分包责任制。同时,明确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农办、环保局等31个县直单位的工作职责。三是开展集中整治: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组建8-15人的城市管理队伍,集中整治商户店外经营、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违章建筑、乱倒垃圾等行为。各试点村教育引导群众履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并配备5-7名专职保洁员,保持村内主要道路卫生整洁。目前,全县已累计治理店外经营1107户,拆除违章建筑1890个;成立保洁队伍144支、共计938人,清运垃圾2万余方。四是强化资金保障:通过政府以奖代补、行政村自筹(一事一议)、社会人士捐助、分包部门支持、企业赞助等形式,完善住户付费、村集体补贴、县乡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四、严格督查,强化跟踪问效

  一是严格标准:建立11条保洁标准和6条公共设施管理标准,明确奖惩、考核等标准,充分发挥资金激励的导向作用。二是联合督查:成立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和以纪检监察、文明办、农办、环保局为成员单位的联合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全面检查的办法,通过“四看”(看工作进度、看工程质量、看整治效果、看存在问题)方式跟踪问效,采取PPT的展示方式再现工作实景,按照“好、中、差”三类标准分类排队,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三是观摩评比:每月开展一次检查评选活动,逐乡逐村开展观摩评比,取长补短、交流经验。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西华县共投入资金2520万元,整修道路354公里,下水道30.4公里,新装路灯672盏,栽植绿化树2.2万余株,参与人员24万人次,制订村规民约等管理制度1500余条。在去年底周口市美丽乡村观摩评比中,西华县综合成绩位居全市第一,被评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西华县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周口市文明办)

【责任编辑:石 金红】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