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文化和道德并举加快“文明河南”建设

发表时间:2015-08-07  来源:河南文明网

  路向峰

  “文明河南”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在河南的具体化。在发展河南经济的同时,我们一定要重视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将其作为河南发展的精神支撑、“文明河南”建设的铸魂工程、中原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内容来推进。

  重视中原传统文化建设

  一个没有文化滋养的民族必将是一个没有灵魂和发展活力的民族。同样道理,一个没有文化滋养的省份必将是一个缺失了灵魂和精神驱动力的区域。如果一个区域丢掉了传统和根本,坐拥“秦砖汉瓦”、“春秋文化”而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就等于自我“阉割”了其发展的“根”与“魂”,发展的硬实力更是无从谈起。一个民族、国家、区域乃至个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不仅离不开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也离不开软实力的构建与发挥。

  中原文化要对外界产生真正的影响,就必须把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模式贡献给世界。厚重的文化传统对“文明河南”建设来讲,既是一本深刻的历史教材,又是一面能够自我剖析的明镜,更是一笔厚泽子孙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做的不是守着这座文化的“富矿”聊以自慰,而是要认识中原文化兴旺繁荣的客观规律,总结中原独特的文化传统,阐发中原文化宝贵的发展模式,破解中原传统文化转化面临的难题,提供中原文化当代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让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文化真正成为“文明河南”建设的精神滋养。

  重视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道德建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同样道理,“文明河南”建设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道德建设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有力支撑,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文明河南”建设必须把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河南不能没有自己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必须找到驱动河南文化发展、文明演进以及社会进步的道德建设基点,不断汲取来自民间文化发展的创造活力,搭建诸如道德讲堂之类的中原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当代转化的实践平台,促进“文明河南”建设落地生根。惟有尊重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才能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惟有讲清楚河南传统道德文化的本质内涵和时代内涵,不断推进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的实践转化、创新性发展,“文明河南”建设才能真正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道德的内涵不难看出,其形成的前提以及发展的动力都离不开全民参与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与践行。惟有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弘扬彰显正能量的道德行为,才能铸就“文明河南”建设之魂。

  铸就“文明河南”建设之魂,就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精髓,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中原文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尚中贵和的道德理想、弘善明德的道德理念是中原优秀道德文化传统中的核心部分。

  孔子有言:“礼之用,和为贵。”西汉戴圣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尚中贵和”在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特别是儒家伦理纲常中占据重要地位。河南地处中原之地,虽然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由于地缘以及文化资源优势,和合之道却深深沁润在河南人的灵魂深处。河南人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用中原传统文化特有的“中”的文化情结与“和”的文化理念,阐释了传统道德文化对于破解市场经济中道德悖论的关键性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承不竭的道德能量。

  《尚书·尧典》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可见,在中国先人的治国理念中,能否发扬传统优秀的道德是国家政治清明的基本条件之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念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社会治理和秩序整合之器,更是其发展兴旺、人民幸福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归依。几千年来,弘善明德的道德理念一直为中原儿女所尊崇,植根于每个中原儿女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中原百姓的言行方式。在人与社会关系上“民为邦本”的道德价值取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言必信,行必果”的价值规范,在处理与其他区域以及国家交往上“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等构成了河南文明史上最基本的道德精神积淀。

  加快“文明河南”建设,离不开每个人道德修为的提升,这是“文明河南”建设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实践基础,离不开中原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是“文明河南”建设的“根”,还需要发掘当代河南道德建设的楷模和实践平台,这是“文明河南”建设的“实”。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石 金红】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