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争做出彩河南人|王杜娟:方向对了,不怕路远

发表时间:2020-06-28  来源:河南文明网

  走进车间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冒着酷暑到成都、重庆等地做项目,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攻关……参加全国两会归来后,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杜娟的工作又恢复到“一年有半年以上在出差,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的常态。6月25日,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我们今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标是争取让地下工程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河南,同时,在海外项目上也要下更多功夫。”

  24岁加入盾构机研发项目组从事隧道掘进机设计研发工作,30岁与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36岁成为中铁装备集团的总工程师,如今,年仅42岁的王杜娟已是业界公认的国内盾构装备研发领域的“老专家”。前不久,她获评“出彩河南人”2019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以前,国内施工使用的盾构机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买来的‘洋盾构’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处处受制于人。”王杜娟告诉记者,她是2001年进入中铁隧道股份新乡机械制造公司工作的。严峻的现实让他们明白,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话语权,中国人一定要造自己的盾构机。

  机会很快就来了。随着公司承担的“关于隧道掘进机关键技术的研究”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2002年10月,由18人组成的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不怕苦、爱钻研的王杜娟成为其中一员。

  “你们见过几个盾构机,就想自己造?”“简直是异想天开!”质疑的声音也接踵而至。

  “的确,盾构机是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光零部件就超过2万个,单单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我们一没技术、二没指导,想造出来谈何容易。”王杜娟回忆道。

  不会就学!王杜娟和团队开始把每个关键点都当作硬骨头来啃。从雪域高原到深海隧道,从冰封北疆到酷暑南国,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40多个地铁建设城市。白天钻隧道、爬高坡、下井坑,晚上比较参数、核实数据、查阅资料……王杜娟尤其“拼命”,怀孕时也照样爬到6米高的台子上检查设备,孩子刚两个月就提前结束产假,回到工作岗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4月,被命名为“中铁一号”的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终于被他们研制出来,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此,“洋盾构”一统天下的格局终于被打破。

  首战告捷之后,王杜娟和同事又立即投入新型号盾构机的研制。随后,全球首台紧凑型超小转弯半径硬岩TBM“文登号”、全球最大直径矩形盾构机、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世界首台联络通道专用盾构机……一系列新产品的问世,不断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目前,中铁装备已累计出厂盾构机900多台,产品遍布国内各省区,先后出口新加坡、意大利、丹麦等21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至2019年,中铁装备盾构机产销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

  “方向对了,不怕路远。我们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乘势而为、化危为机,以奋勇向前的姿态和干劲投身国家建设大潮。”王杜娟坚定地说。(河南日报记者陈小平)

【责任编辑:安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