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雷锋精神”让漯河更温暖

发表时间:2020-03-05  来源:河南文明网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生产生活的最前沿……都有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或以无私的奉献,或以平凡的感动,或以正义的力量,或以执着的坚守,续写雷锋故事,光大雷锋精神,一次次温暖人心,一次次感动社会,照亮了新时代的道德星空。 

  青春闪耀在防“疫”一线 

  危难险重时,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格和担当,也最能检验忠诚与信念。在今年这场疫情面前,广大青年志愿者主动请战,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履行志愿服务义务,凝聚志愿服务共识,全力服务社会民众。在疫情排查、消杀防控、科学知识宣传社区防控工作一线,随处可见这些年轻志愿者的身影。 

  家住友爱街社区金汇小区的赵一鸣是河南科技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3月3日,记者见到赵一鸣时,他正在给小区来往人员登记,并给来往车辆进行消毒。疫情爆发初期,赵一鸣就主动联系社区加入了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队伍里。“干起事来积极认真,什么事情总是冲在前面”马路街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张会君说。在疫情初期,赵一鸣总是拿着手持小喇叭,不停穿梭在小区楼院,为大家宣传疫情防控要点;为解决辖区隔离户生活需求的问题,他爬上爬下为辖区15户隔离家庭送上生活物品,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记者在漓江路社区仪表厂西院的大门口见到正在执勤的“00”后一大新生万娟,她在农历的大年二十九就在大门口执勤,“做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关键时刻,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家乡做点事,为漯河防疫贡献一份力量”万娟说着自己的想法。同样,“90”后正在读研究生赵艺在五一路北段东风楼家属院执勤,放假在家的赵艺看到大家执勤缺人手,就主动请缨到一线……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学校,因为突发的疫情不能按时返校,原本他们可以在家安逸的继续享受假期生活,但他们选择做一名志愿者,他们与社区取得联系主动报名,并立即投入到社区一线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奔波在小店街道抗疫第一线,他们选择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f服务精神,也使雷锋精神得以传承和升华。 

  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漯河市成为共识,也成为现实。目前,漯河市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211372名,各类注册志愿团队组织761个。广大志愿者遍布城乡,社区、乡村、公园、广场、学校、家庭……在不同的服务领域倾情奉献、用心付出,全市哪里有需要帮助的群众,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人人都有能力做志愿者、人人都能找到针对性的志愿服务。      

  同时,漯河市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代表,其中,李桂英、胡书现、郑玉海、刘东亮、王艳霞、朱华磊等优秀志愿者被评为中国好人;王建华、薛战旗、吕雪娥、韩红晓等被评为漯河好人;李中海、王占斌、王予、邱新会、王秋霞等被评为漯河市道德模范等,以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出积极的引领作用,成为漯河“好人之城”的楷模和标兵。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他们以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行动,发挥着带头作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市临颍县胡明甫家丰收的300亩胡萝卜因“疫情”滞销,全家作了大难。此事被曾获2019年度8月份“中国好人”荣誉的曹全岭得知后,立刻驱车前往,制作小视频免费代言“爱心胡萝卜”,帮菜农渡过难关。疫情发生后,“中国好人”朱华磊积极行动,将首批医疗物资2.2万只医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于2020年1月29日起,分批捐赠给漯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一线医护人员。2月4日,他多方联系,从海外国内协调自费购买的3.8万只医用口罩和30只红外线体温计、30套医用护目镜捐给坚守一线人员。 

  凝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 

  “我是一名退休老党员了,也是红色党员队的队员,当社会有困难时候,我必须得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 家住源汇区马路街社区71岁的退休党员马义昌看到疫情肆虐,他第一时间积极投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到社区疫情防控点报到值班,主动给院落贴通知,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红色党员队”是源汇区马路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七色光”志愿者服务的一种颜色。近年来,源汇区马路街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奉献、互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整合社会力量,从服务弱势群众、树立特色品牌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倾力打造了“七色光”的志愿服务队伍,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七色光”七个颜色的队伍下面23支志愿服务队,每个队都有自己的口号,都有自己的队长,注册志愿者高达2600余人。不单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日常志愿服务中,积极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扶贫助困、文明倡导、法律援助、科学普及、医疗保健等各类贴近民生的志愿服务项目,调动了居民群众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促使无私奉献精神在辖区落地生根,让志愿服务像春风化雨般在源汇区马路街街道奏响主旋律。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从党员到群众、从城区到乡镇,漯河市疫情防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现了区域全覆盖,连成了片、形成了面、织成了网,不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中的独特作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筑起坚实的基层疫情防控堡垒。 

  让志愿服务队成为社会文明力量 

  学雷锋已经从过去停留在上街做好事层面,走向了思路多元、内容丰富、精神层面的百花齐放,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面精神旗帜。在漯河市,志愿活动引领全民参与公益活动已成常态,这些志愿活动在传播文明、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今夜情怀》爱心团队,通过电波为爱心人士和残疾人搭建桥梁,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情绪疏导及扶贫救助等服务;漯河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团队,由多次献血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热爱无偿献血事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利用平时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走上街头以‘我健康,我献血,我服务,我快乐’为宗旨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公益性咨询、宣传、引导和社会服务工作;漯河三铭吾公益中心,自成立来相继开展心理辅导课130次,帮扶25人创业56人就业,使失独家庭从受助者变为志愿者,从敏感脆弱变得开朗自信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市公益顺风车团队,该团队帮助残障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同时为残疾人、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开展按摩、针灸、义诊等服务;妈妈团志愿服务队,在邻里守望、爱心助残、文化文艺帮扶、环保公益等方面发挥出特殊作用。郾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对残疾青少年进行舞蹈、美术、理发、厨师等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这一系列一系列富有特色、方法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把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优质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纵深推进。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如一座灯塔,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进的脚步,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学习雷锋”在传承中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不断书写新的故事。从各类志愿服务、公益组织的活跃身影,到各行各业涌现的学雷锋先进个人和集体,再到一个个道德模范汇成的璀璨星空,一大批时代先锋立足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生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宗旨意识、强烈的奉献精神不懈奋斗、身体力行,成为改革发展最有形的正能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活的体现,为漯河市发展筑起坚实的道德支撑,鼓起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漯河日报社 张晨阳 )

【责任编辑:安 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