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许昌]襄城“三治融合”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发表时间:2019-12-12  来源:河南文明网

  精彩纷呈的群众活动照片以“幸福家庭”为题,张贴在党群服务中心;不同星级的“十星级文明户”牌子,挂在家家户户门前;文化墙上醒目的村规民约,像一道亮丽的风景……11月29日,记者在河南襄城县十里铺镇单庄村感受到这里的乡村新面貌。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襄城县把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检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着力补齐乡村治理工作短板,以主题教育引领加快推进“三治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自治固本 激发群众活力 

  立足“自治”,襄城县蹚出新路。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该县各乡镇不断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大事小情都放到桌面上,由老百姓自己说了算。“有了知情权、提议权、商议权和监督权,大伙儿才能敞开了说村事、议村务,才能协力办村事,真正成为村民自治的主体力量。”襄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兰涛说。

  该县把村民自治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基本形式和保持农村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无人主事理事,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四会”组织,不断提高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化水平,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攀比之风,打击非法宗教、迷信、黄赌毒等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

  德治润心 培育文明乡风 

  自治激发活力,德治春风化雨。湛北乡山前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才深有感触:“一个村子拥有27个不同姓氏,能相处得像一家人,靠啥?靠好风气。”现在,身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上了墙”,红白理事会刹住了陈规陋习,村风清明,人心向善。

  去年以来,襄城县深入开展“农村树新风”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巩固提升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村规民约建设,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使村民真切地感受到正能量。

  通过每季度的道德讲堂活动,深入挖掘本土道德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孝老爱亲、爱岗敬业、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共同建设精神家园。建立“红黑榜”制度,相互结合,奖惩并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以德治扬正气。

  法治为纲 强化学法意识 

  “为宣传法律知识,俺村专门设置了平安法治宣传栏,还邀请县法院工作人员来进行法治宣传,现在村民都学着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了。”十里铺镇小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明召说。

  为有效解决基层群众法治观念淡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县扎实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以良法促善治。狠抓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同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打击村霸、农村宗族恶势力为重点,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

  老百姓话语权更大了、邻里间纠纷变少了、居住环境更美了……现在的襄城,一项项老百姓乐于接受且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策略应运而生,村民深深感受到了“三治融合”带来的变化,“三治融合”解开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死结”。

  “目前,‘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已形成合力,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发挥自治、法治、德治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襄城县委书记宁伯伟说。(河南日报记者 宋广军)

【责任编辑:安 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